本來想偷偷看完展覽就好,沒想到在入口就立刻被攔截認出來哈哈!
已經很久沒有對畢業展產生如此巨大的感動與熱情,成大工設畢業展《設計背後》呈現出與以往聯合畢展不同的視角與高質感,坦白說贏過目前台灣諸多展覽品質。內容部分平均來說許多作品切入點頗有新意,頓時讓我決定了好幾組後浪賞的候選名單,最讓我驚豔的是策展組織中的視覺組與展場組,能以高度驚人的統整力,讓所有題目不同的展品,在視覺上以頗為統一的展覽方式柔軟地對應,完整呈現所有展品最好的樣態。
尚未走進展場前的入口處大大地有幾張展板說明設計師的邏輯思維。「Discover」、「Define」、「Develop」、「Deliver」四大關鍵字分析著「設計背後」需要經歷的過程。展場中分為三條展區,中央走道以主視覺當中醒目的黃色作為標的將展場劃分為二,13組作品以舒服的間隔位於展場中。整合完成便於觀看的展板,不管是描述問題的影片,或是展板上陳述設計圖文並茂的layout或是字體設計都頗有設計上統一的邏輯,光是presentation這關便已展現完整的成熟度,吸引觀眾想好好一觀13組作品的設計究竟有何讓人驚艷之處。
而影片部分,早前看到曝光的短片節奏與分鏡使人傾心,那個空拍機的鏡頭實在太專業了!而仔細觀看各組有製作影片的部分其實也能看出一些相似個性,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多媒組當中有位高手--王煒堉 Yee Peace 無私地指導各組同學,甚至跳下海製作剪輯,聽見這事內心又是一陣熱血翻湧。
看展到最後恰巧碰到策展人之一的 杜文心,我問她妳認為到目前為止,跳出來辦展到底值得嗎,她笑了一下肯定地說:「很值得。」,雖然現在每天參觀人數只達到當初設定的8成,大家累翻天但臉上都還是掛著屬於他們這一代專屬的驕傲笑容。
我想「#新一代設計展」的意義,莫過如此。策展經驗絕對能活用在未來的設計工作,其實 #設計背後 諸多看不見的溝通、協調、委屈與成全等都能在此過程裡完整體驗。明天是展覽最後一天,到17點,在松菸文創園區。還在台北的大三設計系同學,真的建議你花點時間去觀摩一下新一代設計師的畢展策劃思維。我想不到你不去看的任何理由。
2017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年度畢業設計展 l 設計背後
5.30(二) 10:00-17:00
松山文創園區 二號倉庫
#偷偷稱讚一下現場沒有畢展那些礙眼的鮮花烈酒真的幾罷昏
#最後一天擠爆設計背後的展場吧!
#新一代後浪賞
#即將公布
策展團隊名單如下: #各位設計師老闆們可以開始準備搶人了
策展人|
杜文心 陳冠伶(Bunny Lin)
公關組|
公關長/ James Johannes Chan 呂品儀 謝亞耘
李佳蓉(烏龜) 周秉彥 紀俊守
視覺組|
視覺長/ 陳亭潔 Hsiang Hsi 楊舒涵 楊涵荃
林宗泰 林庭瑄(Shaun T Lin) 黃詩婷 黃思云 黃文俐 蔡佳育 Ruei Wong 顏義哲 Yunyan Zhong
展場組|
展場長/ Tiffany Lin 王政皓(Eddy Wang) Edward CKim
吳承翰 Cheryl Chen Felicia Wu Caleb Ko 黃品蒨(Clew Huang) 丁楷題 郭育誠 衛宇澤
多媒組|
多媒長/ 王煒堉 蘇郁庭 朱紹帆
林欣儒 盧明庚 陳以婕 Sheila Teng 范宏章( Marco Villela)
事務組|
事務長/ 鄭文哲 林蔚繻 張世旻
總務組|
總務長/ 李璐 王群惠